第1269章 智囊冯国用(2 / 2)
也正是在他的引荐之下,你才能收获宋濂、刘基这些浙西贤才。”
“大海?举荐贤才?”
这一下把年轻朱元璋给搞不会了。
就胡大海那五大三粗的样子,能和文人墨客玩到一块去?
这不是逼着猛张飞绣花吗?
这也就是张飞不在场,否则非得跟年轻朱元璋理论一番。
俺张飞画画都是一绝,绣花又能算得了什么?
“小天说的不错,这事的确是真的。”
年轻朱元璋见另一个自已也这么说,虽然仍旧有些难以置信却也只能相信了。
“至于第三个人,也是你十分熟悉的人。
他就是未来大明的郢国公冯国用。”
“国用?他也出事了?!”
年轻朱元璋差点坐不住从凳子上滑下来。
冯国用的名声不如他弟弟宋国公冯胜响亮,但是这却不代表冯国用的才华就不如冯胜。
恰恰相反,早年兄弟二人投奔朱元璋后,作为兄长的冯国用更被朱元璋所重用。
如果说冯胜只在军事方面有才能的话,冯国用则是可以用文武双全来形容。
他不仅是朱元璋可以倚仗的将领,更是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军师。
李善长没投奔朱元璋之前,冯国用就是朱元璋麾下第一智囊。
早在朱升提出九字箴言之前,冯国用便已经向朱元璋提出了先取金陵(应天)为根基的策略。
这无疑奠定了朱元璋班底向外扩张的基础。
而且冯国用不仅有谋,武勇也是丝毫不落下风。
攻打集庆时,在徐达、常遇春等一众猛将都在的情况下,冯国用仍旧是拿下了先登之功。
因此朱元璋对他十分器重,更是把亲兵的指挥权都交给了冯国用。
随后他率军连克江东诸地,期间更是从乱军之中救出过徐达。
朱元璋将其封为亲军都指挥使,官位不在徐达之下。
可以说如果冯国用能够活到大明建国,或许能够跻身功臣前五乃至前三的位置。
可惜天妒英才,在至正十九年时正率军攻打绍兴的冯国用突发恶疾暴病而亡。
朱元璋闻之死讯痛哭不已,为其筑坛建庙祭祀于鸡笼山。
大明建国之后更是将他追封为郢国公。
其弟冯胜在其死后继续得到朱元璋的信任,在为大明开疆拓土中立下过汗马功劳。
因此他也被封为宋国公。
严格来说大明一门双国公的不止是徐达一家,还有冯国用和冯胜兄弟。(请勿较真哈)
可惜冯胜打仗是一把好手,在政治方面比他兄长可就差得多了。
不仅和女婿常茂关系处的极差,乃至于刀兵相见。
最后还因为与蓝玉案有关被朱元璋坐罪赐死了。
如果冯国用不死,冯胜可能也不会走到这一步。
只能说时也命也了。
任小天只是把冯国用的死因告诉了年轻朱元璋,后面这些自然没有说给他。
“这可如何是好?!”
年轻朱元璋脸色瞬间难看了许多。
任小天冲洪武朱元璋使了个眼色:“叔,既然您都拿出来一颗了,那也不差再拿出一颗吧?”
洪武朱元璋翻了个白眼道:“你小子就祸祸咱吧。”
说罢肉痛的从身上又取出一颗延寿丹来。
↑返回顶部↑